“不曾放肆的理解生活与梦割伤只好在寥寥”是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出自歌曲《余生相》,演唱者是歌手伏仪。
这首歌发行于2018-03-23,收录于伏仪的专辑“硬骨见鹿集”中。
这首歌的完整歌词和专辑介绍如下:
余生相 - 伏仪
出品:枯鱼肆音乐工作室 (Kuyusi Studio)
发行:StreeVoice
制作人:唐映枫
监制:唐映枫&赵二
曲:伏仪
编曲:赵二
混音师:唐瑜
吉他:王诗强
贝斯:赵二
合唱:全力
平面美术设计:候e
目光四散 恍惚的山 总摇晃
倦极那人 偷时光
夜多野蛮 熄灭归人 的方向
像把回望 关进暗房
万水走神 一把野火 就烧完
烧坏乡音 和成长
把人变的 不具象
不曾放肆的 理解生活 与梦割伤
只好在 寥寥星下 数绵羊
日夜消磨着 些许愿望 不肯放
又缺失 一腔勇敢
就此别过 赴远方
请来我生命 造一场革命 带我走出 这无望
平庸与浩荡 不就是一种 意义的对抗 别紧张
曾胆怯爱 更胆怯未来 向深渊讨要一耳光
蓝色深海 燃起了
海鸟的回音 像颗糖
云雾之上 赤脚模样 的流浪
折返成雨而动荡
细碎以外的交响
不曾放肆的 理解生活 与梦割伤
只好在 寥寥星下 数绵羊
日夜消磨着 些许愿望 不肯放
又缺失 一腔勇敢
就此别过 赴远方
请来我生命 造一场革命 带我走出 这无望
平庸与浩荡 不就是一种 意义的对抗 别紧张
曾胆怯爱 更胆怯未来 向深渊讨要一耳光
蓝色深海 燃起了
海鸟的回音 像颗糖
请来我生命 造一场革命 带我走进 这无常
短促与漫长 不就是一种 概念的较量 不要慌
曾胆怯爱 更胆怯未来 向走过的人寻思量
熄灯后的 长信里
每一言劝慰 都是光
伏仪 专辑 硬骨见鹿集 中 余生相歌词创作表达的意思
关于《硬骨见鹿集》这张专辑,唐映枫说:“我很在意,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我给别人写词,很多时候都是在通过不同的作品来补完这个印象,所以未来合作的很多作品,正是基于这个第一印象而来。”伏仪说:“许多时候,关于歌词部分是有逻辑,有主义,有观点,有情怀的。而关于旋律,其实大多是无意义无目的的,仅仅是因为好听和享受。如果非要说希望,那就是希望大家听我的作品是享受,仅此而已。映枫是这张专辑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在他那里是大哥哥的感觉的话,他在我这里就是个小大人。以一个涉世未深年龄和这个世界周旋着,世界并不是处处善意,希望能与他并肩作战到我们吃喝不愁的做音乐。”伏仪将自带的邻家感,软糯的创作者气质,以及骨子里的对生活的通透与坚持都写进了自己跳跃的、迷离的、偶尔复古的旋律中。伏仪说,对他而言,乐队是兴趣,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别人周末茶楼打麻将,他们周末排练玩音乐,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如今《硬骨见鹿集》这张专辑,在音乐性上要更加自我一些,乐队风格偏摇滚,个人风格偏个人。唐映枫说:“我去过他在大学近旁置办的排练室,一个很破旧的二层小楼,油腻腻的立在涂满沥青的斜坡上。排练室在一层,楼上有租客。一开门,外面全是串吧、火锅店和茶楼。一到傍晚时分,嘈杂的市井气息几乎就要破门而入,但是一关门,房间里就只剩下音乐,很魔幻。”如果伏仪与音乐的渊源分两部分,那么绝大部分是关于学习音乐的部分 —— 掌握技巧乐理,感受其他灵魂的美好音乐作品。另一小部分,才是关于创作,伏仪说:“我理解的理想型创作状态,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接收宇宙信号的天线,要做的只是把无声的宇宙信号用音乐翻译出来。我常常觉得自己的许多旋律不是自己写出来的,而是遇见。”本张专辑由唐映枫担任制作人并监制,伏仪作曲并演唱,二哥编曲,候E及周萌负责整体视觉设计,词作部分由唐映枫和一只然各占一半。唐映枫说,我很享受这样的集体创作的过程,合作的基础是相互欣赏和信任,这些都不是利益可以换来的。“硬骨见鹿”四个字的寓意中有“生活不易,有所不及;一路硬骨,但见美好”的意思。最后,唐映枫说,我们还年轻,时间还长,但一个阶段就有一个阶段的创作表达,人是会变的,作品等不得。Fuyi's first alb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