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行歌曲 > 我懂你的每个眼神感情里把握着分寸保持是什么歌

周锐 - 最佳好友歌词 和 最佳好友歌词 创作表达的意思

“我懂你的每个眼神感情里把握着分寸保持”是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出自歌曲《最佳好友》,演唱者是歌手周锐

这首歌发行于2021-09-27,收录于周锐的专辑“莫比乌斯剧场”中。

这首歌的完整歌词和专辑介绍如下:


最佳好友的专辑 最佳好友 - 周锐
作词:周锐
作曲:周锐
制作人:周锐
编曲:Lei
键盘:Lei
混音/母带:Lei
录音棚:Super Wave Music Studio
监制:MING
音乐制作:闪光星球
音乐发行:齐鼓文化
可能只是我以为
会有可能
所以说不上失去
有多遗憾
当你成为一种习惯
如空气一般
在我的世界里运转
可能我早就猜到
答案
才把温热的记忆
好好保管
那些来不及说的话
对自己呢喃
太多奢求会变得贪婪
我懂你的每个眼神
感情里把握着分寸
保持着好朋友的口吻
做你身边最温柔的恶人
你懂我的每个眼神
但却刻意维持冰冷
到最后才明白自私的
和你不停拉扯才是恶人
可能我早就猜到
答案
才把温热的记忆
好好保管
那些来不及说的话
对自己呢喃
太多奢求会变的贪婪
我懂你的每个眼神
感情里把握着分寸
保持着好朋友的口吻
做你身边最温柔的恶人
你懂我的每个眼神
但却刻意维持冰冷
到最后才明白自私的
和你不停拉扯才是恶人
我懂你的每个眼神
感情里把握着分寸
保持着好朋友的口吻
做你身边最温柔的恶人
你懂我的每个眼神
但却刻意维持冰冷
到最后才明白自私的
和你不停拉扯才是恶人

周锐 专辑 莫比乌斯剧场 中 最佳好友歌词创作表达的意思

心脏的真正形态并非心形锥体,而是一个螺旋状的莫比乌斯环。这座空席剧场中,不间断上演着喜悦、忧郁、感动、失望、不安……每一次心跳都将纷繁情节输入,在不可定向的舞台上,演变为更复杂的戏码,循环无尽……将耳朵贴近它的薄壁,会听到什么样的片段?沉淀近一年,在抵达20代终点前,周锐携这出“五幕剧”回归歌迷视野,邀请你来体会其中的悲喜相承。除此前发布的先行曲《某某》《一半一半》外,专辑也一并收录了新歌《她》,以及由周锐本人包揽词曲创作的《最佳好友》和《第二人格》。这次执掌自己首张迷你专辑的制作,制作人这个身份对周锐而言已不陌生,因而我们得以听到新作中人声混音更多不同风格的尝试,以及编曲上在乐器选择方面或扩充或精简的新鲜搭配,得以看到作为一位音乐人,他日趋成熟的姿态。第一幕 某某主打歌将周锐最擅长的慢情歌以R&B的缠绵旋律包裹,融合Soul元素,讲述了一个过程迂回、结局稍显遗憾的故事——填词过程中,周锐受到编曲中民乐器点睛般音色的触动,脑海中自然而然构建出了画面——在某个古今世界时空交错的节点,偶然的相遇让“我”在某月某天,对某个身影念念不忘。然而身为词作者的另一个“我”,却把故事写得有些曲折,让这场慢半拍的追赶最终在转角处走散。某些患得患失的微小情绪,都被藏进温柔轻快的曲调里,徒留一丝无可奈何的余味。站在空白句点中的某某,是“我”,或许也是曾经喜欢却不敢戳穿,只能任单恋无疾而终的我们。第二幕 最佳好友空旷房间内,黑白键交错叩击琴弦,音符温柔流淌,缓缓地,漫过坐在钢琴前的主角,将微凉歌声托起,回荡在四壁之间,娓娓诉说着压抑许久的心思:如果早就猜到不可能的答案,与其奢求太多,不如始终保持分寸,占据最佳好友的位置,收藏一些温热回忆,即使“我”明白,自己不过是胆怯又自私的恶人。这是专辑中唯一的纯钢琴伴奏作品,也是周锐在创作中第一次仅配合一架钢琴去演绎一首歌。所有复杂思绪都被纳入极简表达,在平静海面下涌起暗流无数。第三幕 她原以为相恋后,时间会把一切打磨圆满,然而一个人用尽全力附和的节奏,还是无法维系,不协和音早已划破表面的美好,爱终于失聪……《她》的出现让晴空渐起阴云,也使整张专辑的色彩开始渐变。伴奏中弦乐与女声和声的逐步叠加,将情绪推向不断上涨的潮位,为这支孤单情歌营造出丰富层次,而这样的反差,也将使置身其中的听者,在萦绕于心的感伤里,产生更难以消散的共振。第四幕 一半一半延续了主打歌的R&B风格,情绪上则更为轻松愉悦,缓缓上扬的音调中充溢着对将近达成的恋爱关系的憧憬,似乎为《某某》不太完满的收尾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喜欢的心情在逐渐缩短的距离中被渐渐戳穿,爱意虽然热切,却需要矜持地释放,走近一步试探,又回撤半步盘旋,不断调整步调,只为与你再默契一点。这一次,不妨在精心布置的故事章节中,留出一半想象空间,用一半一半的勇气,去兑换一份完整的爱。第五幕 第二人格当故事走向真正的尾声,周锐在音乐命题上的选择,从对爱情的若干种假设,最终回归为对生活、对自我的反思与反叛。以摇滚乐承载这些思索过程,也让他在写下这首歌的时候,重新感知到最初开始创作时,那种最纯粹的抒放欲望。人类社会中,谁也无法成为独居动物,为了去靠近、去融入,我们每天都在模仿着、进化着,似乎唤醒最“完美”的自己,便能逃脱孤独的宿命。可当“第二人格”在习惯中将灵魂蚕食,面具下面目模糊的你,是否还能分清,哪一个自己,才是本应存在的真实?

发表评论

用户头像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