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开相册有半截人生在手中不问要怎么”是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出自歌曲《半截人生》,演唱者是歌手朱七。
这首歌发行于2012-07-07,收录于朱七的专辑“我们 II”中。
这首歌的完整歌词和专辑介绍如下:
半截人生 - 朱七
词:朱七
曲:朱七
我翻开相册
看照片上的我脸上的皱褶
头发是红色卷曲着
一脸飞扬神色
那些年我们一起挥霍的时刻
哭也深刻笑也深刻
无聊也深刻
一路狂奔着
想要尝遍世间所有的坎坷
努力去快乐做假设
未来都是我的
多少烈酒都举着酒杯往下喝
烟疤两侧反复纠葛
证明了什么
过去的我像演
一场秀剧本在谁手中
交错欢喜哀愁
在十字路口选择痛越是痛
就像越能痛快的活
什么时候选择
了宽容或从容或平庸
生命各有所求
留平淡感受去斟酌越斟酌
沿着细水慢慢长流
有半截人生在手中
不问要怎么过
有不长不短一条路
散散步也能走到终点看日出
学不会就放手
很珍贵就死守
仰望不到就不做考究
红绿灯口一辆公车开过
有半截人生在手中
不问要怎么过
有不长不短一条路
散散步也能走到终点看日出
学不会就放手
很珍贵就死守
仰望不到就不做考究
红绿灯口一辆公车开过
想不通就转头
很美妙就心动
已经逝去就不再挽留
让我沉默静听时光沙漏
我翻开相册
看照片上我们眼光灼热
当岁月如歌褪去青涩
会留下平仄记录此刻心得
朱七 专辑 我们 II 中 半截人生歌词创作表达的意思
2012年7月提示:实体专辑为双碟装,其中《我们I》专辑钢琴部分已请键盘手重新录制。 我们——究竟是什么样的联结,才能让我和你,变成“我们”?我们,是一个常用单词,用来区别“你们”或“他们”。当孤孤单单的一个你,和孤孤单单的一个我,在特定时空下形成了“我们”,然后,很多事情开始发生,经历又远去,变成回忆。偶尔回头,你有没有去细细数过,过去,你曾经拥有过多少个“我们”?人以群分,人们总是喜欢用一些规律对万事万物进行区分,比如灵长类,比如三年级四班,比如90后,比如浙商,比如坏人们,这些利用地域、时间、阶级等参数硬生生划下的,是那些不由自主成为“我们”的人们。我跟许多朋友无情的说过:“我们,都是被迫才认识的吧”。若不是我被命运安排读了这个专业,找了这份工作,或访问了这个网站,我们怕是一辈子,都成为不了“我们”的。“我”确实是孤独的,而“我们”总是能基于群体效应,冲淡了些许的孤独感,衍生出了些许情感。一路走来,我看见,我和我心里的自己,构成了我们;我和那个爱着的女生,构成了我们;我和那些一样都是狂热歌迷的朋友们,构成了我们;我和这个城市里正打拼着的奔四族群,构成了我们;我和这个时代所有迷茫的青年人,构成了我们;我和整个人类,构成了我们。区别于“他们”的,便成了我们。于是,那些散落在时光两侧的零碎的词,或者曲,继续慢慢的汇拢,一张EP变成了两张EP,变成了更加复杂的“我们”,也终于拥有了厚厚的内页和实体光碟,转眼两年。那些歌们,排列成行,就像每一首歌,也都找到了组织,变成了他们所拥有的“我们”,集结成册。这里的7+1首歌,并不算是如何如何精心规划且拥有什么样的野心的歌曲,实际上,我非常清楚的看见自己,在重复着过去的一些欲念和想法,是逗号专辑时期的想法。虽然时隔5年,我却并未走出之前拥有的矫情与表达方式,依然絮絮叨叨的喃喃自语着,或许,只是多了一些,与现实有关的牢骚吧。我们的联结,在于我们真的,共同身处在这个时代,逃避不开,或许良性或许恶性的情绪,你我都有。我猜,我们都很认真的在面对这个社会,认真的希望我们的生活变得好一点,更好一点,反正,路总有高低曲折,面对了,也就是了。所以结绳记事,又一次,朱七的笔记……这些歌——乌鸦少女作词作曲:朱七2011年12月4日,周日,我在电脑中发现一个2007年9月9日就已录好的demo文件,似乎只有2个和弦在一直反复,一直反复,然后我决定,把这首歌填上词,命名为《乌鸦少女》。乌鸦少女是一张我自己等了很久,念头始于2003年,歌曲大多完成在2006年,却至今未发表的一张专辑。那张专辑,我要跟两位多年后已为人妇的她们进行合作,她们是我心中的“乌鸦少女”。于是,抱着一种不好意思的心境,我写歌留念。笑颜如花的少女,内心也有黑色的一面吧?我猜,任何一位细腻敏感的女生,都曾有厌世绝望的一瞬间吧?她的心中,有一个曾经华丽却老旧破败的花园,有旋转木马,有木质秋千,有繁花似锦。远处的街道,喧嚣热闹,人群汹涌,观点四散。从泛黄的窗户看出去,世界像加了滤镜,无趣到了极点,虚伪包装着热情,各种冷漠表情,不过是一些黑了又白,白了又黑的无聊重复。于是,略开的心又关了起来,枯坐在5平方米的空间里面,慢慢撕掉所有的书本、日记和信。魔鬼一直在窗外敲打,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一转身又朝着涂满油彩的人群飞去了,像一只乌鸦。“要是一切都毁灭了,反而更干净些吧”,她想着,把天使从鸟笼中抓出来,用毛笔沾上墨汁,慢慢的,全部涂成黑色。这便是,我心中,乌鸦少女的阴暗,送给,小尘,和曹七七。烟作词作曲:朱七2011年11月5日,我和那些个曾经并肩作战的好朋友们,照例聚在他家里,满满一桌菜,各种酒,毫无意外的喝醉了。烟味混杂着酒味和眼泪,还有基于友情的争论和不经意的相互伤害。我们都任性的活了三十几年,我们都自以为成熟,却幼稚的像个小孩。第二天,宿醉的我呆呆的坐在西湖边,和另一位相互见证了成长的朋友,一壶普洱茶,一包烟,一个下午的话,说着我们的过去和现在……第三天星期一,我坐在办公室里,抑制不住写歌的念头。歌里的那些事,就是我们现在正在面对着的事,真真切切,如假包换。青黄不接这四个字,在我脑中,却已经隐隐约约了好多年;新陈代谢这四个字,从我大舅舅葬礼那天,就一直印在我的心上。生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过程?越来越大以后,却越来越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东西。三十几岁的男人,早就应该学会,把家庭的重任扛在肩膀上了吧。我们似乎,只剩下了,忙碌的资格。慢慢的,一直带着我们成长的人们,要一个个的离开了,舍得不舍得,在生离死别面前,是显得多么的无力!而在这个时代出生的怪小孩,将要长久的占据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了,你必须要挺住,才能让大家幸福,哪怕明知棱角逐渐圆润,个性逐渐平庸,兴趣逐渐遗忘。妥协了吗?这个命题甚至都已经不再被提起,不是吗?在这个生活起来绝不轻松的时代,我们背着重重的包袱,用尽全力,想要昂首挺胸的面对将来。所以,谁也没能,真的戒了烟。所以,总有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点上一根烟,吐出一口气,或许伴随着,毫无痕迹的一声叹息。这首歌,给所有,三十而立,尚未知天命的男人们。大时代作词作曲:朱七要对这个时代做一个什么样的鬼脸呢?我又一次在电脑里面找到一段不错的情绪,记录于2008年4月26日,一段带有痞子气味的微薄怒气,不知道,那个时候,我在抱怨着什么。关于每一个时代,每个时代下正在亲身经历的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苦与乐。于是,那句话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引用着: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呵呵,跟我们自己有关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哪怕是坏,我们也喜欢在前面加上一个最字,似乎,这样便证明了,我们与历史长河的前辈后辈们相比,多获得了一些什么?这个世界一直在变,也一直在挑战着我们的极限,1989年的崔健眼里的高楼林立与交通堵塞,若是已经到了不明白的地步,那20几年以后的我们,情何以堪?现在,甚至连“拜金主义”都变成了一个过气的单词,所以这天翻地覆的三十几年,你活得有安全感吗?这是一个多么繁华的时代!每个城市里面都有那么多人,那么多钱,那么多机会,那么多爱好,那么多个性,那么多奇迹,那么多生活方式,那么多无可奈何,那么多荒诞不经,那么多天灾人祸……你眼前是不是看起来有一万个机会出人头地?你是不是在真实生活的实验中,发现那些机会与海市蜃楼有着雷同的效果?你是不是觉得百万富翁这个单词,真心弱爆了?你是不是觉得有些东西非常非常讨厌可是你似乎又没能力去打破?你是不是在偶尔的某一个瞬间觉得自己要的太多了可是又欲罢不能?你是不是甚至都蛮讨厌自己的?然后,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如果可以,请打好领带,静心等待。这个时代并不比任何一个时代出色,也不比任何一个时代逊色。唯一不同的,是我们,身在其中,而已。 聋作词作曲:朱七我是一个戴着耳机过活的人。1998年,大三,我写了一首叫做《聋》的歌,以前的我,会用纸笔将词曲记录下来,在一个特别普通的便利店就能买到的本子上,那个本子的封面是一个浅绿色的朦胧少女,依稀记得,是大学同班女同学送的。这首歌,始终没有被录成音频,因为我觉得不够好听。可是,这么多年,我从未忘记这一句歌词:“这一路走过,一直期待有人对我说,他告诉我用我自己的耳朵,倾听白云飞过”,白云飞过有声音吗?可以有声音吗?为什么不可以有声音呢?对于某些,在青春期略带自闭症倾向的我们来说,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容易亲近的。所以,我总是戴着耳机,让我的世界充满着背景音乐,而那些真实发生着的声音,被我统统拒绝。我们以一种怯懦的姿态,些微的距离感,取了这个世界一部分视觉元素,然后,加上自己,漫无边际的想象,拼接出了一个,后来被人们称为“小宇宙”的东西。我想,我是无法真实确定,聋了的人的生活,是更单调,还是更丰富的。可是,当意念流转,这个宇宙不是有一半的创作权在我们手里吗?所以,在这个我自己偷偷把玩的小戏法中,我的世界,多了很多声音,太阳升起的声音,星星闪烁的声音,花朵绽开的声音,彩虹横跨的声音,蒲公英飞过的声音,细雨漫天的声音……这样,能让我们的世界,更辽阔一点吗?一点点也好!2011年5月24日,我抱这样的心,用我最擅长的韵脚,重新写了一首叫做《聋》的歌,其中有一句,词和曲,我保留着1998年的版本,丝毫未动。我还是会继续戴着耳机生活下去,还是会努力,与这个真实的世界,保持些微的距离感。你要不要也试试看?只有我们作词作曲:朱七我是一个害怕宠物的人。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似乎就不太愿意面对各种小动物,因为,我不敢直视他们的眼睛。我们的体验,和我们学到的知识,往往大相径庭。据说,只有人类是有意识能表达的动物,这个说法我始终难以从真实的生活中体会到。灵长类里面的某一个群体,统治了地球,开始不记得自己是动物,并建立了许多这个群体特殊的生活方式且沾沾自喜着。就像,某个成功发财的老板,开始不记得自己小学毕业,脱离了从小长大的朋友圈,开了间会所,只接待贵族富豪,拒绝所有小学同学。请问,这两件事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吗?或者,我将他们当作与我们一样的生命来尊重;或者,我将我们当做与他们一样的生命来看待。只有这两种选项,我想。人类是一个多么奇怪的群体啊,我们有那么那么多的事情,是只有我们才能做,他们绝不能做的。因为,我们是人,他们是动物,一条界线划下,清晰可见,这条线的这边只有一种东西,那边却有成千上万种东西。我们写字,我们盖楼,我们道貌岸然,我们还裹着各种布料,我们躲进由橡胶和铁皮做成的东西里面快速移动,我们竟然在“人”里面又进行了层层叠叠的划分,我们妄想杀戮后还能进入天堂,我们甚至一直在吃他们。他们那?他们似乎一直只在做一件事情,叫做生存。抬头看天,听说,远古的世界,人神魔并存,人类也曾像动物般,被随意荼毒,呼来喝去。这是一种苦尽甘来的自然演变吗?或者,神话由人创造,神话中,神就是人,人则是动物,是么?只有我们,只有我们,只有我们,才能学会,不去相信人,去讨好宠物。真是讽刺。绿茶作词作曲:朱七2009年,为吉他手卢山多年前创作的一首表白歌曲填词,试着肉麻了一把,名为《绿茶》。后来他纠结再三决定不用。为免铺张浪费,我自己写了个曲子,成为了现在的模样。写词的时候,脑子里面一直出现“相亲”场景,混杂着传说中的大学男生死皮赖脸追求女生的某一种耍宝心态。我不清楚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面,男生都是怎么死皮赖脸追到女生的,却从各种信息渠道明白,相亲依然是现代男女走入婚姻殿堂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们排排站,像在大型商场购物一样,种类、型号、价格,交错选择,各种与相亲有关的段子,在各种渠道流传着,蛮荒诞的。哪怕是一次相亲,我们可不可以就这样面对面坐着,泡一杯茶,忘掉那些社会参数,好好的聊上一次天呢?死皮赖脸的,面对着一个女生,试着去聊一次天,用浑身解数,博姑娘一笑,动用星座、电影、音乐、地理、经济、笑话、哲学、宗教、天气、服装……当男生女生相互表白时,肉身内基于欲望驱动而爆发出来的创意能量,是千万不能小觑的。但是千万不要气馁,你知道,她们总是喜欢,在最后一刻,才笑出来的!就好像,我只是模拟了一次肉麻的过程,就各种胡言乱语了,哈哈。我们的世界作词:朱七 小皮 力轩 小彭 作曲:小彭2012年4月20日,口琴小彭巡演到杭州,蜜桃咖啡。结束后,他说,那首刚刚全场合唱过的歌,还没有发表,问我,有没有兴趣,翻唱一下。我想,既然这张专辑叫做《我们》,而这首歌叫做《我们的世界》,那么,就加一首,应当问题不大,于是这张EP,就变成了7+1的曲目。我决定把小皮和力轩拖下水,果然一拍即合。这是三个,处在不同阶段的男人,分别是未婚,已婚无子和已婚有子,我想,大框架之下的男人,也就这三种状态吧。仅仅两个周六,我们完就成了创意和录音,很有趣,应当没有过,类似于这样的歌吧。在聊出创意的那个晚上,三个人分别被关在三个房间里面,大约半小时,各自写出,心目中的那个他,是什么样子。深蓝光圈的阿福,也希望我们三个,既然都在做专辑,是不是可以有一些联系,有一些系列化或者抱团的形式出现,刚好,这首歌,能串起这三个人。因为整个过程很自然,所以,我想,这首成果,应该也很自然吧。歌里面,是我们三个人眼中的彼此,未必是真相,却相当的真实。因为,我们的生活里面,并没有背负太多的愤青视角,所以这么大的题目,也没出现更多的社会批判、哲学研判或政治评论,真的,就是三个,喜欢音乐的人,各自的阶段,哪怕,力轩在描述我的时候,用了3次“胖子”这个单词,嘿嘿。我们的世界,或许不是你的世界,但是,你也有,自己的真实世界,对吧?半截人生作词作曲:朱七2012年3月22日中午,和老唐一起吃嵊州炒年糕,偶然聊起,这几年的变化。我说,以前的我们就像在演戏一样,很较真。她说,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像是两个人,竟然那么不同,以前会留恋痛感,现在竟然也懂得更平和了,然后她说,不然,你写首歌吧。然后我真的写了一首歌,用来纪念,前半生和后半生的截然不同。至于是不是真的那么截然不同,也说不好,或者就又是一种矫情的表达吧。当年轻时候没来由的自信、勇气和大无畏的悲观主义随着岁月渐渐淡泊,随着胡子越来越长,我们也终于更认真的面对生活本身,面对自己本身。如果说,那些年更像在演一场戏,自己模拟了某些老旧剧情跌宕起伏的剧本,自己征集了观众,然后投入的忘情。现在则更像一出平淡如水的剧,吃喝拉撒,朝朝暮暮,找不到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桥段,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生活的细节之美,也就随着这样的变化,逐渐浮现了出来。所谓的成长,就是将自己从主角中抽离的过程吧。越入世,就越出世,越有非成功不可的理由时,也就越有了,放下一切的能力。我依然怀念过去那些热情和偏执,手腕上的烟疤,还清清楚楚的在那儿。只是,酒喝的少了,开始三思而后行了,也不再追求违背逻辑的那些奇迹了,时光滴答流逝,我们的倒数计时已经开始,便细细去咀嚼,用心去珍惜。剩下一个自己,和时光,静静交谈。后言:这是一个玩物明志的小时代。于是,我一次又一次的规划起自己的某一种“消费行为”,像女生攒很久的钱去买一个名牌包,像驴友们筹备很久的一次长途旅行。我终于还是没忍住,要把2010年就发表的5首歌,加上这里的8首歌,弄成一整张实体专辑了,美其名曰,朱七的笔记,第四集。然后,我低估了,这整个过程所需要的努力。所以,我理所当然的错过了2011年7月17日,现在还在,死命的朝着2012年7月7日奔跑着。原本,我只是想,把未发表的那些歌曲,加上几首零散的新体会,凑一凑就可以的,后来发现,那些并未发表的歌曲,果然都有着未必要发表的理由,思量再三,就全部都是新歌了,然后,这段时间写词的状态,有时甚至,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这一次,我试着,更大程度的放开自己,让更多意见融入,也第一次,更换了录音的合作对象,与深蓝光圈的同学们,有了更多的交流。然后,我若隐若现的感觉到了一些发酵与碰撞,我想,这些都在歌里保存着了。从忙碌的工作一头扎到音乐制作,恰逢夏日,暑假情结上涌之时,心境在这短短的一个来月中,逐渐变化。我看见自己的敏感触角,慢慢的复活,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看窗外那些路人,一步步鲜活起来,伴随着似有若无的剧情,就像很多年前的自己非常享受的那种状态一样,是活着,又同时旁观着的感觉。就像,从数字录音,回到了模拟录音。我想,完成了这些散落在时光中的歌曲创作与制作,2010年写《我们》时候的那种重新锻炼自己的目的,应该已经达成了。所以,我应该有更大的信心与能量,去面对下一张专辑,与下下张专辑,若是这个世界并没有在2012年粗暴的结束,《乌鸦少年》和下一张标点符号,不需要再等3年,或5年了。有趣的是,哪怕2012我们依然有着些许风险,在12月到来之前,身边依然会有三张专辑分别出现,因为,这次和两位朋友有了约定,一是这张专辑里面的《我们的世界》这首歌,会出现在三张专辑中。二是,我们在一顿晚饭中相约,在7月7日,8月18日,9月29日,让各自的专辑面市。是的,他们是时间音乐的小皮和深蓝光圈的力轩。既然是一次消费行为,我想,当那些女生们不曾停止购买一个包的欲望的时候,我应当不会停止,去做下一张专辑的念头。心愿,一次次许下,一次次逐步完成,这中间的过程,是各个时光参数下的自己,只要够诚实,就有资格,留给未来的自己。谢谢你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