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大千世界紫陌红尘看得穿未必逃得出”是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出自歌曲《修心》,演唱者是歌手赛庸卓玛 李天平。
这首歌发行于2021-12-18,收录于赛庸卓玛 李天平的专辑“修心”中。
这首歌的完整歌词和专辑介绍如下:
修心
作词∶李天平
作曲∶李天平
演唱∶赛庸卓玛 李天平
编曲∶创梦娱乐策划音乐部〔包 琦 曹 蕾〕
和声∶赛庸卓玛 曹 蕾
藏文翻译∶索朗多杰
混音∶创梦娱乐策划音乐部〔包 琦〕
音乐监制∶李天平
宣发执行∶king viki
人声处理∶曹 蕾
总 监∶林国平
录 音∶大黄、幕后创音音频工作室
发行∶李天平
出品人∶李天平
出品公司∶台州创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ང་ནི་ཕལ་པའི་མི་ཞིག་
མི་རྟག་འཇིག་རྟེན་ཆོས་ཉིད་རུ་
སངས་རྒྱས་སེམས་པའི་འཁོར་ས་
སྐྱེ་བ་སྔ་ཕྱིར་དེ་བས་དད་
འཛམ་གླིང་ཆོས་ལུགས་ཆེན་གསུམ་ནང་
ནང་ཆོས་ཉིས་སྟོང་ལྔ་སྔོན་ལོར།
རྒྱ་གར་ཤཀྱ་ཡུལ་ནས།
ིཤཀྱ་མུ་ནེའི་མཛད།
ང་ཡི་སེམས་སུ།
ཡངས་པའི་འཇིག་རྟེན་མྱ་ངམ་ཐང་འདྲ་བོ།
མི་རྟག་ཚེ་སྲོག་རླུང་ཁའི་མར་མེ།
ལོ་དང་ནམ་ཟླའི་རྒྱང་དུ་བསྐྱལ།
སྡུག་བསྔལ་གྱི་རྒྱ་མཚོ་འཁོར་བའི་རྩེ།
རྒྱུ་ནོར་དང་མིང་གྲགས་ཡོད་དོ་ཅོག
ཡོད་ཚད་མེད་ཚད་བསྐྱུར་བའི་བློ་སྟོབས་མེད་ཀྱང་།
དགེ་སེམས་དེ་ལྡན་པར་བྱེད།
ཡོང་དུས་དམར་འབྱར་འགྲོ་ཚེ་དམར་འབྱར།
ཡོད་ཚད་བཞག་ནས་ཤི་དགོས་ཚེ་དགེ་སྡིག་དཀར་ནག་བཟང་ངན་དབྱེ་འབྱེད་གཤིན་རྗེ་མེ་ལོང་སུའི་བཅོས་ཐུབ།
我是一个凡人
任世间风云变幻
我心既成我佛
佛曰一万次回眸
三教分类儒道佛
佛教传西汉末年
距今三千多年
迦毗罗卫国
吾心修佛
大千世界紫陌红尘
看得穿未必逃得出
不因时空而疏远
逃出了未必看得破
真正的放下了一切
大彻大悟之后内心宁静明了我觉悟了
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在这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暗黑社会
贪心欲望 谁摆脱
我自岿然不动
超脱生死 跳出 三界外不在 不在 五行中
大千世界紫陌红尘
看得穿未必逃得出
不因时空而疏远
逃出了未必看得破
真正的放下了一切
大彻大悟之后内心宁静明了我觉悟了
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在这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暗黑社会
贪心欲望 谁摆脱
我自岿然不动 超脱生死 跳出三界外不在 不在 五行中
五行中
赛庸卓玛 李天平 专辑 修心 中 修心歌词创作表达的意思
《修 心》:由著名音乐人李天平作词作曲,携手知名藏族原创歌手赛庸卓玛合唱,结合藏语与国语,宣发执行∶king viki,总监∶林国平,公司修音师、编曲老师、艺人《曹 蕾》负责,携手编曲老师《包琦》共同编曲。赛庸卓玛∶ 藏族,出生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 ,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世界语协会副秘书长兼世界语协会功能型党支部书记,昆明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 曾荣获中国声乐“孔雀奖”首届全国高等艺术类院校声乐大赛“山茶花组合”银奖,“日月星组合”铜奖。2009年作为日月星组合主唱参加云南省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翻唱组金奖。2010年作为日月星组合主唱参加西藏拉萨雪顿之星歌手大赛荣获金奖。2011年作为日月星组合主唱参加云南省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荣获原创组金奖。2011年作为日月星组合主唱参加四川卫视“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荣获全国五强称号。2012年参加云南省本土歌曲大赛民族组个人独唱荣获金奖。2012年作为日月星组合主唱参加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晋级赛中荣获周冠军及“年度争霸赛”全国四强。201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修 心》:我是平凡之人,在這无常世间,我既信奉来生今世,也对佛与菩提敬仰,世界三大宗教之中,佛教三千多年前。在那圣地印度,释迦摩尼所著,在我心中,犹如荒原的辽阔世界,犹如风烛的无常生命,被岁月甩向远方。在轮回苦海中,虽没有毅力抛开一切名与利,但要有一颗慈悲的心,生来赤裸归回也赤裸,当抛弃一切面对死亡时善与恶又有谁能改时刻观想死亡,无常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流逝。《修 心》:内心强大的人,不在乎有多少人误解了他,也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见,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一个人内心的丰富足以弥补物质的匮乏,一个人是否幸福,不看外界拥有多少幻相,而是内心的振动频率是否处在富足那一档。《修 心》:我们每个修行的人,应该修行心灵的境界,提高素质和档次,超越自己的凡心和心灵的感态,有如一切是一切的高层境界。尤其是修佛的弟子一定要用心修佛,提高心灵的境界和素质,改变人的观点和概念,以及自私自利的狭隘之心,有一颗超凡脱俗的心才能走向修佛的境界。《修 心》:修佛不是外表的感态,也不是山盟海誓,千万诺言,那只是表面的一种心灵表白,而不是真正的做到和做好。修佛是一种做到和改变自己的心灵缺陷,尤其是人的思想境界,和一颗自私自利的贪欲之心,这些都是修佛的障碍和干扰。《修 心》:修行和修佛讲的是起心动念和你心灵的想象,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观点是什么?看法是什么?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才是我们做人的焦点和修行的理念。如果你的起心动念如佛、是佛、成佛、做佛,用一颗佛心的境界来处人处事,一切为人着想不起贪心、贪念,不做小人,不去害人,想到的都是为人、为善的起心动念和心态,这样的心灵境界才是佛的善念善心和善言善行。如果不是按照佛心的境界和佛法的慈悲做任何事情,都不是真正的为人和为人着想。《修 心》:佛心的境界不会有贪念,更不会有贪心,起心动念都会为别人着想,不会自利,更不会贪欲,只能是在佛的境界中去做好自己的人和事,用一颗大爱无疆的慈悲善心去为人着想,助人为乐,帮助别人,有一颗如佛、是佛、成佛、做佛的心去度己度人和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大爱之心和佛法的慈悲。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去慈悲善道,才能走向佛法的修行和修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