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老歌 > 吞尽银针一个个好问题借东风借满天星敬是什么歌

李雨 - 名丁歌词 和 名丁歌词 创作表达的意思

“吞尽银针一个个好问题借东风借满天星敬”是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出自歌曲《名丁》,演唱者是歌手李雨

这首歌发行于2022-10-28,收录于李雨的专辑“出窍”中。

这首歌的完整歌词和专辑介绍如下:


名丁的专辑 名丁 - 李雨
词:李雨
曲:李雨
编曲:王于陞/李雨
制作人:王于陞/李雨
吉他:许华强
马头琴:敖奇
和声:李雨
和声编写:李雨
录音师:阿游 Jun Chen/王于陞 Vinson Wan
录音室:音乐霸 MusicBravo Studio, Beijing
混音师:陈宇轩 Jovi Chen
混音室:52Hz Studio (Shanghai)
制作统筹:李醒缘
封面拍摄:xiaoni8/朱岩
封面设计:祝明
企划统筹:潘卉琦
出品人:李思睿
出品:北京大象无形音乐有限公司
看清尘埃 飞舞中消弭
听懂无声 再与它沉溺
吞尽银针 一个个好问题
口吐偏门经
借东风 借满天星
敬放眼看 都无姓名
天际万丈光 惊雷骤雨
清溪舟上人 酩酊不醒
裁青云 裁金榜衣
烧光卷轴 人人偿命
翻身打魍魉 梦中热闹 梦外冷清
吞尽银针 一个个好问题
似梦非梦 口吐偏门经
借东风 借满天星
敬放眼看 都无姓名
天际万丈光 惊雷骤雨
清溪舟上人 酩酊不醒
裁青云 裁金榜衣
烧光卷轴 人人偿命
翻身打魍魉 梦中热闹 梦外冷清
写悲喜 虚空一笔
金樽玉钵 碎了一地
魂魄去九天 要个道理
肉身在此地 酩酊不醒
扶花柳 扶破晓风
枯树残枝 低低耳语
翻身打魍魉 打翻热闹 打翻冷清

李雨 专辑 出窍 中 名丁歌词创作表达的意思

一缕白烟出天庭 打开通世眼一世人间混沌行 领会幽冥界2022 李雨全新专辑《出窍》半卷魑魅魍魉横行半卷东方精神场域叩问万物神灵何以清明俯身泥泞神往一轮皓月◆◆ 以生死哲学描绘独属李雨的神怪世界观。“用文字窥探天地,以旋律侧绘生死,让咏唱送迎人间,听旧日走出门扉”。《出窍》是一卷借用山野异象侧绘人生长河沿路图景的音乐集,亦是一辑送给生灵的赞歌。李雨一别过往大量抽象晦涩的振笔疾书,借神怪之形描世间万事,从逝去到降生、从天庭到地府、从他者到自我、从过往到未来,有清明也有混沌,有罣碍也有洒脱。透过送亡灵启程的《安魂曲》开篇,借由迎接生命到来的《生辰》收尾;用《阴阳卦》阐明观看世界的独特视角;在《名丁》中运用诗人之眼书写世间荒唐;再以《东西涌》与《有妖书》的灵性世界,及《洪水和起舞的人》与《缺席的幸存者》满溢神性光辉的映照;或透过《昏睡手册》展现少有的现实主义一连古今脉络;再以《蚯蚓》、《回忆是片空海滩》等点名身处乱世的内在哲学,以柔化力,伏身听闻天地之心,并以此回望自我。◆◆ 用音韵缎造一幅宛若创世纪般之画作。回望李雨一路的音乐创作,《鱼里言吾》宛若甫于水中降生的幼崽,自在穿梭于未经开发的岛屿外,生命力勃发的奋力伸展感知万物的触角。《浮世游》与《万千观止》则像小鱼试图安然泅游于奔腾的气泡间,才惊觉赖以为生的小岛竟化作火山,逐渐摇动震撼起来。乃至于在《造化》中历经情绪与世俗的挤压而爆发,噴薄而出的旁徨和不解,在落尘纷纷之下逐渐清朗,阳光透过乌云间隙缓缓舒展。《出窍》就像此刻的截屏:天庭和地狱对视、良善与罪恶同行,每一缕天地混沌,每一声人间喟叹,都在音符与文字的交叉下,骤然成画,赤诚的描绘出每一笔,一幅神州大地,一曲寻常百姓,听见每一个步伐下踏出的图景,也听见这片土地上联系着每个人的丝线。◆◆ 从音符中听见中华血脉的文化熟悉感。此次新作《出窍》堪称李雨创作世界观集大成之作,在宏观且集中的叙事主题中,结合音乐编排、唱腔雕琢、合音层次编写共谱一幅壮阔史诗。在音乐编制里,李雨再次以制作人之姿孕育每一首曲子该有的雏形,并少见地与 Mac chew、吴加恩、陳奕勤、維詰、鶴这豹脾气、马海平、闫津、王于陞等多位海内外著名音乐编曲人合作,融合电子、摇滚、民谣甚至带有世界音乐等各种多种元素,为的是更适切的铺垫东方哲学、文化图腾等如『神性』与『人性』的叙事图景,结合中国、东洋甚至是东南亚等音律聆听底色,建构出一幅李雨独有的音乐美学。于是,这张专辑不仅处处彰显着李雨蜕脱天成的暗黑系色彩,也惊喜的出现了结合吉他、长笛、钢琴、唢呐、马头琴、电吉他等各式中西方乐器的实验尝试,更大量运用和声编写与人声系统带出宛若生命旁白、神性吟唱亦或是混沌中的救赎等演唱,皆能于《安魂曲》、《阴阳卦》、《缺席的幸存者》等歌曲中一窥一二,再结合张弛有度的唱腔、多种情绪表情与张力的技巧,更添其李雨音乐创作之画面层次感与丰富度。以备受熟知的角色、自然环境或生物等,带入自我意识与人性通感,是李雨创作上极强的个人风格,善于从市井小民生活汲取养分的李雨透过独具中国文化肌理的音韵和文字铸造富含画面感的歌曲,从《酒僧》、《吾妻》、《姐姐》到《市集》…,一首首巷弄里的日常被刻画得跃然纸上;后有《闹海》、《女巫》与《烈日柬》等,从东方神话或民间故事走出一个个活脱脱又饶富个性的角色,共同凝炼成李雨独有的音乐美学世界,无论是哪一种音乐创作角度,皆能从李雨的音乐作品中听见独属于中华血脉传承中的『熟悉感』,宛若曾经与创作者行走在同一个街道巷弄中,曾听过同一位慈祥长者娓娓诉说自己的故事…,作者与听者共同刻画一幅对神州大地的音乐想像。◆◆对灵性与人性的书写,是李雨创作里的两大感知视角。在李雨的创作世界观中,听者总能在其音乐世界中听见『神性』与『人性』。神性带有神秘性、宏大直达天听而隽永深长,运用第三人称视角般抽离身体,意味深长的看见横亘于世间的共感,如同《大梦》、《末日感官》、《荒岭十二像》与《生命之林》等歌曲中,宛若看见一缕阳光穿透乌云。另一面的李雨则深入人心,以主观第一人称视角直觉描写,入世而触底,既寄情自然与山水之间,也用文字描写寻常百姓家的人性日常或世道无常,用音韵娓娓道出一首首恍若曾经的歌谣,就像耳边漾起《姊姊》、《别的城市》、《尘土》、《市集》等歌曲的一字一句。创作中的神性与人性,不断在过去专辑中散落地听见彼此呼应,李雨只身漂浮于天地之间,在人性与神性的遥遥相望,在焦虑感、愤怒感和幽默感中逐渐升华。而《出窍》则透过生与死的探讨,在天域神性与地城灵性脉络中,李雨开启她独有的接收『天线』,于骨骼与血肉间,渐显超脱之姿,宛若化身一缕白烟,灵魂从肉体析出,浮于五米开外,空气渐薄、气温骤降,却也逐渐通透,就像每寸感官打通,每个细胞伸出触角,感天下之共情,通人间之喜怒——即为“出窍”。◆◆“睹百鬼于人世川行,饮血脉写一阙忘忧”—《安魂曲》、《东西涌》、《有妖书》、《阴阳卦》《安魂曲》“相信存在的魂灵,唱给魂灵,送走魂灵”生死作为李雨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是一道人生难以解开的谜题,带给她大量的灵感泉源。与过去的作品相较,《安魂曲》并非献给生者的告慰,而是“唱给魂灵,送给魂灵”的颂歌。李雨直言这首曲子的灵感来源异常特别,像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毫无前因后果,灵感某日便悄然来到,歌曲中也没有带入任何角色,仅透过安魂仪式行队之“起、承、转、合”,在乐曲进展中缓缓地引祂向下一个轮回前进。首段李雨以超然之姿缓缓吟唱,在电吉他铺垫下揭开序幕,一如慢慢扬起的沙尘,依稀能见其中步履蹒跚;一声声合成器建构的重拍,就像酒坛碎裂之声,间奏一起,李雨巧妙加入唢呐吹奏,揭示队伍逐渐前行,翻过《山海经》中第一座招摇山后,走入下一个生命的轮回。《东西涌》“世界的黑暗面作用在我身上而产生的,变成了我珍贵的收藏品,牛鬼蛇神,从东边西边各自涌来,不会吃掉我,但以最亲密的距离对话我”《东西涌》的创作概念源自于几次独特的梦魇经验,过往少有此类经验的李雨面对梦境里头的妖物,不觉害怕却异常冷静,“梦常有单独的世界观,独特又不带有逻辑的画面,常让我觉得神奇有趣”,坚信任何经历都是世界有话对自己说的李雨,回想拼凑了几次的画面而写下了这首歌曲,并邀请旧识电气樱桃乐队的闫津担任编曲,试图运用带有『魔法』的画面感刻画,Intro 类似为音乐盒上弦的音效做足了歌曲与过往作品截然不同的音感,编曲师运用大量合成器音效建构极具东方色彩的音乐图景,融合中式、东洋、东南亚等多种异质文化,揉并成一场盛大而恢宏的魔法大戏。《有妖书》“《有妖书》于我而言是一张符纸——一纸贴下去,可爱的妖怪满人间”这首曲子诞生于李雨创作的 Intro ,其中极富有画面感的音乐片段宛若每个怪诞故事中皆会有的紊乱场景:“一场热闹而欢腾的美丽盛宴中,一双双不安份的手摇身一变成为满园的樱花树林,浑身绫罗的大妖精缓慢步行,桌上果子落地后转眼化身成一只只灰老鼠满场横行…”,在建构完画面后,李雨逐渐从生活与过往观看经验中撷取骨架之外的血肉,镀造了一幕既怪诞又异常诡谲的美丽幻境,在其极具有带入感的文字描写与音乐图景建构中,却又真实地俨然人生写照。《阴阳卦》“「阴、阳」始终是我理解万物的世界观,带著混沌的底色”与《安魂曲》一般,《阴阳卦》的创作也始于某日的突而灵感喷发,自小耳濡目染地在这片大地成长,多少皆会受到诸如道教文化、祭祀礼仪、神灵图腾等脉络深深影响,〝平常有著跨维度观看兴衰的习惯,或许归功于这些年来整合过量信息和过量变化而塑成的本能〞,撰写这首曲子时,仅是将宛若飞翔于浩瀚映入眼帘的感受谱写出来,虽说带著一丝辩证精神,但却不具有任何攻击与目的性。而为了适切的表现此等难以言传的『神性』感知,李雨特别建构了一套和声吟唱系统,和声内容既无法被理解,也无法传达,但却在这首编曲上特别简单的作品中,看似化繁为简却又做到满溢而宏大的场面,独具色彩。 ◆◆“扣问万物神灵何以清明,俯身泥泞神往一轮皓月”—《蚯蚓》、《名丁》、《洪水和起舞的人》、《生辰》《蚯蚓》“领会灵性的自如,写一曲献给人生的赞歌”《蚯蚓》一曲源自于李雨的阅读经历,在她心头种下对生命领悟的种子。一位罹患軟骨發育不全症的华裔女孩在遥远的彼方被毫无关系的人们收养,而后凭藉所学返回故土专心研究蚯蚓的学者,某日为蒐集研究标本穿越深邃而黑暗的隧道,远方的光亮映射出同行的剪影,这个画面深刻在李雨的脑海里,在某个人生磕絆的踉蹌后,又想起那道被阴影围绕的光芒,也看见即将走出洞口的自己。『喜欢温暖柔软的土壤,喜欢独自生存,喜欢安静,喜欢黑暗的环境,畏光,拥有敏感的味觉体系,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一个个学者写下的蚯蚓习性,在李雨眼里都是那么的熟悉与贴切,埋首于崇山峻岭间,对身处的大地之外一无所知,或许在蚯蚓的文化里,那些天空游移的巨大黑影,是灾祸,或是造神者,却不知巨大如他们却有著难言的困顿,对生命有著诸多疑问,踟躇在一个个缠绕额头的困惑中。人们痛苦的扭曲著,但生灵却从不过问为何而活。《名丁》“世人道,诗人有怀才不遇之痛,我却言,蜉蝣难懂沧海浩瀚之痛”用尽力气捣碎世间虚无,拿词曲搅乱世俗秩序,李雨以《名丁》刻画诗人因难咽世态之炎凉,善恶之难辨,借酒寄情山水与星月之间:一缕阳光撕烈空间,空气中四处飘散的尘埃顿时现形,宛若一个个乱世诗人,笔下传世诗句照亮人间善恶,看着虽明、心却难捱难以承受之重,只能高举一盏香曲作人生滤镜,方能入眼人世满街混沌,“裁青云、裁金榜衣,也难裁牌坊前一盏青灯”。人们再算计权力功名,依然无解宇宙奥秘,如沧海一粟之渺小而不足挂齿,何不潇洒过活。《洪水和起舞的人》“在苦难中得到救赎,要借爱的力量,爱自然的每一寸,爱她的暴力和赏赐,爱一首歌谣,一个信条,一股温柔的能量”《洪水和起舞的人》作为李雨创作生涯中,首次与他人合力创作歌词的歌曲,源自于朋友一首打气的诗作,深受诗句刻画之绝美篇章触动的李雨,在对方首肯后以此谱写成曲:“她将人的问题凝练成美丽的痛楚,我修改,变成一首歌,像看到神在水中翩翩起舞,我觉得好美”。此外,在歌曲段落中李雨特意加入Sandra Cisneros 的诗作《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宛若在神性与世间苦难中彼此理解,互相对话,就像是一位脚上嵌著珠子的舞者,不断在洪水里跳舞,珠子打在脚上疼痛万分,满屏的灰暗底色,天庭之处一缕金黄撕破乌云轻轻洒下,一幅宛若创世纪的画面,既寂寥,哀伤,却又极美。《生辰》“生命并不是一件喜庆的事情,而是温柔地、循序渐进的旅程:学说话、学著爱、学唱歌谣,也学著送知交”写下《安魂曲》后,李雨持续思考生命的旅程,生与死,死与生,人生就像穿过隧道的旅程,历经磨难,在看似清明的路上突而遁入黑暗,长长的泥泞中遥见远方的一丝温暖曙光,怀揣著盼望走下去,“即便心底可能知晓,远方的盼望或许不是心中的向往”,但只能一步步走下去。知觉这段旅程的成色后,李雨选择以长笛温暖的音色建构曲子的音乐氛围,并特别邀请华语资深编曲师維詰Vigee跨刀相助,令李雨异常感动与兴奋的是,编曲师撷取创作者的心境,在间奏完整却又意外地增添了略带『忙碌』的色彩:“间奏转瞬之间就换了画面,人在时光长河里,时常是忙碌的,摆桌椅、备酒坛、庆百日…,不停的迎来送往,这种持续进展的忙碌感,在编曲师的巧手下,更显悠长”。

发表评论

用户头像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