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老歌 > 痴长人间多少的日夜天上覆白雪地上人痴是什么歌

余笛   有海文化 - 心雪歌词 和 心雪歌词 创作表达的意思

“痴长人间多少的日夜天上覆白雪地上人痴”是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出自歌曲《心雪》,演唱者是歌手余笛   有海文化

这首歌发行于2021-09-21,收录于余笛   有海文化的专辑“《浮生六记》音乐剧OST·辑一”中。

这首歌的完整歌词和专辑介绍如下:


心雪的专辑 作词:田辰明
作曲:田汨
演唱:余笛
制作人:田汨
录音师:莫家伟@上海广播大厦录音棚
混音/母带工程师:莫家伟
配器:田汨 周楚航
录音监制:田汨
乐队指挥:朱珠
竖琴:顾非尔
钢琴:吴经纬
小提琴:张宗雨
大提琴:陈聪
黑管:夏悦
“与他人谈爱,就似与盲者谈论雪花的样子。”
痴长人间多少的日夜
翻遍凡人的字眼
依然无法描述 藏在字里行间
那种心痛或是缱绻
天上覆白雪
地上人痴恋
抬眼望见漫天白雪
偏偏 无从描绘
若亲眼看一眼
都懂得分辨雨雪
但若万物都沦为语言
谁能说得清思念
痴长人间多少的日夜
苟延残喘又拖一年
回望世上深情 从来那么稀缺
是思念 无关时间
天上覆白雪
地上人痴恋
记得那年那月那夜
那些 今生如借
心上多少冰雪
几十年层层堆叠
但若思念借旧梦重演
心就融化成 春水

余笛   有海文化 专辑 《浮生六记》音乐剧OST·辑一 中 心雪歌词创作表达的意思

【OST介绍】有海文化原创音乐剧《浮生六记》改编自清代文人沈复的同名自传体散文。遵循了“得其意,忘其形”的东方艺术理念,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编,去除了作品的时代限制,以求更适合当下观众的审美体验。音乐剧《浮生六记》的音乐创作以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为主,乐队呈现方式为西方室内乐,选择西方代表性乐器钢琴、竖琴、大提琴、小提琴和黑管,来实现东西方音乐元素交融的听觉感受。【专辑歌曲介绍】《不爱才是真的贫穷》(器乐)《不爱才是真的贫穷》一曲是沈复芸娘爱的宣誓——“不怕风月改,不怕人世换,只怕来日,不如今日相爱。”沈复与芸娘虽少年定情,但在成婚前,准新郎沈复除了开心之外,还有一份担心和愧疚。沈复自觉自己一来身无功名,二来不被原生家庭待见,因此既愧疚他不能给芸娘很好的生活,同时亦担心五年未见的芸娘对婚事有犹豫。也正是在此时,芸娘以“不爱才是真的贫穷”坚定地表明自己愿意与沈复共度一生的心意。而沈复与芸娘也用半生去践行这一心意,即使在贫贱颠沛的离家岁月中,两人也从未因为种种困难而放弃对彼此的爱。《万物有其时》“栽种有时,枯谢有时。”万事万物,皆有其时。在天地的无常面前,人类的悲喜往往显得渺小。而《万物有其时》这首曲子在剧中便如同永恒不变的无常之变一般,在每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响起,伴随着故事从立春走到冬至,伴随主角们从初遇走到分离。《万物有其时》是全剧的第一首歌曲,拉开沈复长梦的序幕。《小满》“小满”节气在剧中对应沈复芸娘新婚后的蜜月时节。《小满》一曲则主要描述沈复芸娘婚后如“烟火神仙”一般的相处日常:两人在夏日午后,看猫儿打盹,就清风煮茶。几本书,两个人,一同“虚度”平静而幸福的小时光。《分粥记》(器乐)《分粥记》是沈复芸娘少年相遇后的定情之曲。在亲戚的婚宴上,因菜色不佳,沈复芸娘都是饥肠辘辘。芸娘贴心地将私藏的红豆粥留给沈复。而体察到芸娘心意的沈复则选择只吃一半。两人在分粥的谦让中,将少男少女间青涩的爱意言明。  《我念着你》 当我思念你的时候,“抬头星空”是你、“满屋春风”是你,目之所及,万事万物,都会是你。《我念着你》是男主人公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情歌。它第一次响起时,是在剧中最甜蜜的片段——沈复芸娘的洞房花烛夜。不好意思直接表白的沈复,通过歌曲向芸娘表达了他的思念和爱意。这首舒缓、甜美的旋律就此拉开了他们婚姻的序幕。《心雪》《心雪》以芸娘逝去多年以后沈复的口吻,表达了沈复深痛却难以言状的悲伤与怀念。芸娘去世后,沈复一直尝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悲伤及思念。但即便他将自己与爱妻芸娘共度的时光都写成了书稿,这份思念依然无法说清,他的悲伤也依然无法排遣。《万物有其时》(器乐) 《万物有其时》是全剧的压轴之曲,奏响于芸娘去世时。沈复芸娘这对少年夫妻,会共同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也能一起克服贫贱所带来的困扰。两人携手半生,可谓“恩爱两不疑”。但却终究无法对抗世间最大的无常——生死。正如歌中所唱的“万事万物,有其尽时”那样,相爱的两人最终因为芸娘的离世而走向宿命般的分离。

发表评论

用户头像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