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吹乱书页万古人间世事清瘦多少人提”是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出自歌曲《古旧人间》,演唱者是歌手汐音社 Tacke竹桑。
这首歌发行于2016-06-27,收录于汐音社 Tacke竹桑的专辑“人间词话古风专辑”中。
这首歌的完整歌词和专辑介绍如下:
古旧人间 - 汐音社/Tacke竹桑
词:乘物游心
曲:litterzy
茶沸时水烟袅袅 檐下浮游
正读至 西风碧树 独上高楼
梨花不胜春枝头 落满襟袖
半本诗书说来 是一句清愁
诗中夜半寒窗里 灯火依旧
那厢铜镜映眉眼 一弯新柳
赶考路长长 他沉默着远走
而姑娘正挽袖涉江采芙蓉
行云捎来小暑意 她庭中枇杷熟透
等过朝露至月如钩
枕边夜雨敲青瓦 催生诸多烦愁
衣带渐宽 原已深秋
长风吹乱书页 万古人间世事清瘦
多少人提灯观月 任它下西楼
多少人静默久 长歌相别后
原以为可共谁长久
长风吹乱书页 万古人间世事隽永
许多人漏夜归去 温热清粥
许多人曾 天涯辗转无故友
转身却遇风霜眼眸 他眼眸
又一年东风临窗 弱雪消融
发榜日已过很久 音信却丢
鸿雁不来 眼见光阴匆匆走
而姑娘执意等候 檐下翘首
待上元笙箫满歌楼 长街灯笼红透
她在街市落寞折柳
忽听得身后有人一声模糊问候
烟火刹那蓦然回首
长风吹乱书页 万古人间世事清瘦
多少人提灯观月 任它下西楼
多少人静默久 长歌相别后
原以为可共谁长久
长风吹乱书页 万古人间世事隽永
许多人漏夜归去 温热清粥
许多人曾 天涯辗转无故友
转身却遇风霜眼眸
长风吹乱书页 万古人间世事清瘦
多少人提灯观月 任它下西楼
多少人静默久 长歌相别后
原以为可共谁长久
长风吹乱书页 万古人间世事隽永
许多人漏夜归去 温热清粥
许多人曾 天涯辗转无故友
转身却遇风霜眼眸 他眼眸
汐音社 Tacke竹桑 专辑 人间词话古风专辑 中 古旧人间歌词创作表达的意思
最初在水边,在山腰,信口一唱便是蒹葭苍苍,后来又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长篇叙事诗歌,直到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盛唐,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大宋,枯藤老树昏鸦的元朝古道,千年来光阴酿出了无数纷繁而瑰丽的墨中生涯。直到距离我们很近的一个年代,有那么一位大学者,以美学以文学以哲学的观点,去剖析那些古旧的,美好的,仍然带着属于它们时代气息的诗句,而后编纂成为影响深远的一部著作,名叫《人间词话》。那是充满灾难和屈辱的年代,先生姓王,名国维,字静安,号观堂,谥忠悫,生于那时,逝于那时。先生出生于浙江海宁的书香世家,彼时举国上下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洋务运动。一切都是崭新的模样,它们以仿佛能摧枯拉朽之势,跃然进入了他的世界。他从事文史哲三学数十载,少年时意气风发壮怀激烈,激扬文字指点江山,青壮年时期大力倡导教育革新,并积极躬身践行,大约也正是这样,后来才会以那种异常激烈的方式,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结局。清朝灭亡,社会动荡,世事难安。1927年,政治风云突变的一年,是年初夏,先生在颐和园内,投入了鱼藻轩前的湖水里,他将面目埋进淤泥中,呼吸寸断。一个传统的文人,可以不在意贫富,可以不在意生死,但不能不痛惜文化的衰亡。他选择这样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人格,剖心为烛,沥胆为光,寻寻觅觅,终而冻馁于野,无得归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这是他留给世间最后的笔墨,不似从前锦绣文字,只寥寥数语,也足以使后世灯下翻阅先生作品的人们,肃然起敬或潸然泪下。汐音社愿以词话为眼,探索古旧人间,谨以此向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