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你回带你回我家乡我愿保佑风调雨顺”是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出自歌曲《回家乡》,演唱者是歌手一朵云乐队 约里。
这首歌发行于2022-07-18,收录于一朵云乐队 约里的专辑“回家乡”中。
这首歌的完整歌词和专辑介绍如下:
作词:约里/杨飞
作曲:约里
编曲:中波/约里
吉他:约里
贝斯:冯鑫
MIDI:中波
特邀女声:沙玛阿呷
缩混:中波
录音棚:攀枝花诺德拉文化/彝现场
在小凉山的南部有一片富饶的土地
那里山花烂漫山高水长
那就是我的家乡
我心中的神斯卜热
它见证了猎人部落的刀耕火种
见证了妈妈的温柔岁月
见证了爸爸的英勇往事
见证了我纯真的爱情和友谊
见证了泥泞路到社会主义大道
我带你回带你回我家乡
那里还有一支妈妈的歌谣未被传唱
我带你回带你回我家乡
那里还有一位家乡的客人还未到达
许多年过后我才明白那片土地和那些人
是隐藏在我夜里的一个梦
许多年后你也会明白这片土地和这些人
是流淌在你心底的一滴泪
我带你回带你回我家乡
那里还有一支妈妈的歌谣未被传唱
我带你回带你回我家乡
那里还有一位家乡的客人还未到达
请带我回带我回我家乡
千万别教会他们去忧伤和难过
请带我回带我回我家乡
我愿保佑风调雨顺她们快乐成长
我愿保佑风调雨顺她们快乐成长
我愿保佑风调雨顺她们快乐成长
一朵云乐队 约里 专辑 回家乡 中 回家乡歌词创作表达的意思
四月初的时候我从寻甸回到丽江,去彝现场听了约里他们乐队的现场,后来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说到了新歌《回家乡》,第二天在我要求下约里就把还没有上线的录制版发了过来。尝鲜的确是件妙不可言的事,比如三四月头茬的鲜果,五六月雨后的山珍,我就在这样的心境下,循环着听了很久。 新歌一如既往在水准之上,不管是词曲还是律动,都保持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蕴藏有巧妙的创作心思。这对于一个已经出品了不少经典原创的独立音乐人来说,是很难得的,这让我又激动了一把,一方面是因为歌曲本身,一方面是因为约里本人——他对于自我内心,民族,生活以及周边各种外延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解,在这种理解的加持下,融合了自身出色的乐感、富有彝族诗性的性格底色和极有天赋的艺术细胞而形成的创作理念,果然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至少在我和与我有相同志趣的朋友们这里,约里确实已经是一个有着明显个人风格和深厚“内力”的大侠了。 彝族是诗性的民族,而诗与歌从来就是一体两面的,更多的时候它们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翻过来是诗,倒过去又成了歌,这在众多的彝族音乐作品里面都有着体现。约里正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绝大多数作品里的歌词都是富有诗性和画面感的,《山楂坪的秋天来客人了》、《树涝河畔的恋人》和《中巴车带我回家》都是歌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代表。而新歌《回家乡》,在这两者之外,又增添了些许烟火气和更多生活上的思考,这正是让人感动的地方。“在小凉山的南部,有一片富饶的地方,那里山花烂漫,山高水长”,前奏一响完,歌词就瞬间把人带入一幅画里,那里正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从小在那里野蛮生长,像野草一样疯狂地生长。其实更远的时候,我们那里并不富饶,于是我们野蛮生长的方式,也就显得更野蛮一点:偷摘放学路边的杏李苹果,下河游野泳上树掏鸟窝,上课逗老师下课打弹珠……我想到童年时那些把身子融进泥土里的游戏,想到一年只有一次的新衣和灰头土脸的故乡,想到松明灯下听了一遍又一遍的故事和火塘里柴火发出劈啪作响的声音,那正是族人灵魂的交响乐。到现在我对过去那样艰难的生长环境是怀念中带着感激的。怀念那些质朴的乡民们,山路上的羊群,牧人晚归时夕照长长的影子,那是多么纯真的过去啊!我也感激那些艰难的岁月,那塑造了我性格里野性一面的艰难岁月。因为在崭新的二级路已经通向大二地的今天,也只剩这点野性的召唤,还能让我依稀感受到父辈们曾在高林深谷中往来奔放驰骋作战的英勇气息了。 是的,那片土地见证了太多。正如歌词所说,“她见证了恋人部落的刀耕火种,见证了妈妈的温柔岁月……见证了泥泞路到社会主义大道”,她见证了人们从刀耕火种一夜跨到机器轰鸣,见证了个体和群体,见证了一些留不住的东西渐渐逝去,一些挡不住的东西慢慢侵入,她见证了古老的被击碎,新生的又有些格格不入……这几句词包含了太多,也是个人觉得约里的词作手法越来越炉火纯青的所在。令狐冲的“独孤九剑”讲究无招胜有招,约里也确实得此真传:他用质朴而又不失优美的简单几个词句,描述了一个富含众多元素的故事。任何稍微了解那片土地的历史和彝族文化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简约而不简单的意味。小凉山的历史变迁、彝族谚语里那句:儿子未曾见证过父亲的英勇,女儿未曾见证过母亲的美丽、纯真年代里的友谊和爱情、泥泞路和社会主义大道,这不正是那片土地上所有故事的缩影吗?短短几句词,蕴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和情绪!这种优秀的讲故事的能力,来自于部族仪式千百年的召唤,来自于深度的思考和观察,来自于多年积淀后的偶然喷发,更来自于一个具有使命感的音乐人不俗的思想能力。 我们写故乡,用代词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的写成是女性的她,那是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们对那片土地都一样爱得深沉,都一样存了游子对母亲般的依恋。我们在那里度过无拘束的童年和青涩的少年时代。那里有许多后来再也没能一起同行的儿时老友,有青春懵懂时第一次让人脸红的姑娘,有中学时代的第一封情书,有六月别离后兵荒马乱的人生。而今,我的青春时代结束了。刺猬的歌里说: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是啊,没有人永远17岁,但总有人正17岁。也许尚在青春的时候,你总是渴望外面的世界,嫌弃她的灰头土脸,总想跑到更远的地方。然而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当秋叶落满大地,满目山河空念远,那时的你又会不会明白,那片土地和那些人,正是你心底流淌着的那滴泪?山长水阔,人间路窄,不如酒罢回乡去…… ——22年4月于昆明寻甸 刘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