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需要吗_汪峰”是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出自歌曲《我真的需要吗》,演唱者是歌手汪峰。
这首歌发行于2024-12-11,收录于汪峰的专辑“我真的需要吗”中。
这首歌的完整歌词和专辑介绍如下:
我真的需要吗 - 汪峰
词:汪峰
曲:汪峰
制作人:贾轶男/汪峰
编曲:贾轶男
吉他:贾轶男
Bass:贾轶男
鼓:sirK
键盘/MIDI Programming:贾轶男
和音:汪峰
和音编写:汪峰
吉他/Bass录音:贾轶男
人声录音/混音助理:佟尚泽
鼓录音:黄可爱
鼓录音室:55TEC Studio
混音:李军
母带处理:Tom Baker
现在我还是有些孤单
比1997多了一丝茫然
有了爱也有了存款
可并没有想象的温暖
每个黄昏我都望着窗外
这拼多多和锂电池的城市
听着便利店荒凉的抖音
伴着起重机和百合的轰鸣
现在我真的
我真的需要吗
这幻想的一切
我真的需要吗
真的需要吗
每个夜晚我迷失进群星
看着路旁破碎的霓虹
听见街角引擎的抽泣
陷落在空灵魂的疼痛里
电台里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每个卑微的灵魂都能被填满
我倾听细雨中谎言的告白
我感觉着骨缝里孤独的崩裂
现在我真的
我真的需要吗
这盼望的一切
我真的需要吗
我真的需要吗
我真的需要吗
每天我蹒跚走在街上
兜里揣着布洛芬和忧伤
幻想着某些也许的幸福
恐惧着某种可能的崩塌
可恨的是我还在爱着爱情
可怕的是我还在梦着梦想
当我从回忆里望着自己
这是一个多么悲伤的家伙啊
现在我真的
我真的需要吗
这追逐的一切
我真的需要吗
现在我真的
我真的需要吗
这想要的一切
我真的需要吗
我真的需要吗
汪峰 专辑 我真的需要吗 中 我真的需要吗歌词创作表达的意思
作为新专辑的第二首单曲,《我真的需要吗》是典型的汪峰风格。这风格可以回溯到他的鲍家街43号乐队时期——1997年首张同名专辑《鲍家街43号》的起首曲《我真的需要》。“这是我想有的一个姊妹篇,就像《晚安北京》有一个姊妹篇叫《北京北京》一样。”——汪峰《我真的需要吗》整体结构呼应着《我真的需要》,歌词中很多意象能在《我真的需要》里找到影子。例如“落叶纷纷的大街”转换成为“锂电池的城市”,“怀旧歌曲”转换成为网络神曲,带来的孤独与伤感一如往昔。但是这些似曾相识绝不意味着《我真的需要吗》是《我真的需要》的简单复制品。1997年的孤单归因明确——本能的冲动,渴求心的共鸣、爱的温暖。无论节奏型还是独奏,都散发出蓬勃朝气;音色轻快,旋律上行,颇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飒爽英姿;2024年的茫然伴随挥之不去的质疑:“这幻想的一切……这盼望的一切……这追逐的一切……这想要的一切我真的需要吗?”音色厚实沉重,间或插入怪诞片段,下行旋律逸散出无可奈何——问题仍然很多,却没了答案。“当我从回忆里望着自己这是一个多么悲伤的家伙啊”时间如浪涛般冲击着情感,我们无法视而不见。过去,听到怀旧歌曲,我们觉得它们过时且无聊,当时的我们并没意识到,将来的某一天听到网络神曲会更觉荒凉。尽管需要得不到满足,却有美好的回忆与浪漫的畅想加以舒缓;而当人生有了丰富的经历,关乎未来的憧憬已然破碎,对于幸福的幻想不再那么确定,想到愈发灰暗的可能,甚至有恐惧滋生。27年过去,有的旧问题解决了,有的未能解决,遑论还有无数新情况次第出现。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彼此改变,对于这一永恒主题,音乐人能做什么?首先需要(重新)提出问题,越是棘手就越需要反复地提,不能视而不见。“一是我觉得想回归到整体摇滚乐的这种状态,再一个也是对我的初衷的一种致敬吧。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这个时代,坚持这种原始的,但又有态度的、有劲儿的东西,有很多人想做,但是又觉得不敢,或者说已经觉得可能不好弄了,我觉得这一块儿是一个态度。”——汪峰时光长河的流动,有时会让人觉得并非匀速。可能几十年里感觉没什么变化,也可能几年过去,世界就天翻地覆。《我真的需要吗》代表汪峰或许在情绪上有所变化,态度上除了愈加深邃之外并无太大转变。这首歌是他在27年处立下的又一块心路界碑,与《我真的需要》遥遥相望,用短短几分钟带我们穿越27年的时代更迭,发觉这数十年的距离既遥远又似乎并不那么遥远。“虽然现在这个时代有各种各样新的、短的、更快速的……但是有生命力、有劲儿的、有力量的、有思考的……对于社会的反思,我觉得一直都不能停。我觉得这也是摇滚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也是我感兴趣的。”——汪峰时代如浪涛般冲击着情感,它激励无数音乐人的创作。而有些歌,就像《我真的需要吗》,需要某些特定的人去写。哪怕心中同样忐忑,他们仍会“爱着爱情,梦着梦想”,一直如此。
我真的需要吗_汪峰在线试听下载:点击前往